广州仁健医疗美容门诊部:女子被鼓动网贷4万隆鼻,一半钱竟进闺蜜口袋
- 收藏: 0
- 浏览: 281
- 回复: 0

美丽76295858
2021/08/08 16:42正观新闻记者 韩玉
刷信用卡6000元,网贷4万元,原本只是看着闺蜜的美容效果不错,自己跟着一起去做个面诊,张女士最终却莫名其妙花了46000元做了个隆鼻项目。恢复期间张女士却得知,同样的项目只需花费两万左右,自己的钱其实有一半进了闺密的腰包。
意识到自己被坑之后,34岁的张女士愤然找闺蜜讨说法,但闺蜜在返还了她6000元之后就消失了。张女士选择了网上爆料的方式发泄自己的不满,本不想撕破脸,可她越想越气,但手术也做了,再加上医美整形价格本来就不透明,自己该如何维权?事发至今已经一个月了,张女士一直不敢将此事告诉家里人,面对每个月7000多的还款额度,她欲哭无泪。
陪朋友去打瘦脸针 女子被套路网贷4万元做隆鼻
看到闺蜜李某的整形效果不错,家住广州市的34岁的张女士动了心。7月6日,正好闺蜜的朋友张某要去李某整形的医院打瘦脸针,张女士便和张某、李某一同前往这家位于广州市白云区的整形医院,当天张女士在该家整形医院进行了面诊。
张女士表示,原本打算打瘦脸针的张某最后并没有打,反而是自己决定花费46000元在这家医院做一个耳软骨隆鼻项目。张女士记得,当时她刷了6000元信用卡,并在医院工作人员的推荐下网贷了4万元才将费用交上。7月8日,手术顺利进行。
原本以为手术后一切就结束了,可术后一两天李女士无意间打听到,别人做了和她一样的项目才花费了两万左右,比自己整整少花了一半的费用。更让她没想到的是,在手术后的第四天,还没拆线的时候,张某发给她了一连串的聊天截图。
分款不均起争执 贷款女子每月须还7000多维权无门
聊天截图显示,带张女士去整形医院做项目之后,李某和张某可以从中抽取21600元提成,在减去一些花费之后,按照5:5分,每人可分得10600元。
可两人钱款分配一直没有谈拢,在李某坚持只转给张某2000元后,一气之下,张某将此事告诉了张女士。
张女士的妹妹小燕(化名)告诉正观新闻记者,姐姐在得知被骗之后,曾去找过李某,对此事李某一直没有给一个说法,只是返还给姐姐6000元,而仅贷款姐姐每月都需还7000多元,要还半年,“别人带去的基本都要返点,五五分成,这好像是一种约定俗成”,小燕从医美医院得知。
正观新闻记者了解到,张女士今年34岁,已经结婚生子,从事销售工作。李某37岁,两人是同一个行业的,因工作关系认识,相识多年。小燕告诉正观新闻记者,姐姐和李某平常关系不错,一直把她当成闺蜜,无话不谈,当初姐姐也拿不出那么多钱。正是受了院方及她的影响,也是出于对李某的信任,才咬咬牙网贷了那么多钱。张女士每月的工资1万左右,家庭开销很大,现在她不敢告诉家里人,面对巨大的还款压力,她茶饭不思,整夜睡不着觉。
事后张女士了解到,闺蜜李某并不是在这家医院做的整形,她只是一个托。小燕表示,目前姐姐没有向任何部门反映过这件事情,只是在网上进行了吐槽。“毕竟以后还要见面,不想闹得太僵”,但小燕表示姐姐事后越想越气,可手术也做了,再加上医美整形价格本来就不透明,不知道要如何维权,如今只想把这件事曝光出来,防止更多的人受骗。
正观新闻记者多方联系张女士闺蜜李某,均未获得回应。
正观新闻记者了解到,“医托”经常出没于医院挂号处、医院大门附近、火车站、各大网络论坛、正规医院及周边旅馆,他们用欺骗的方法引诱患者及家属误入歧途,把患者骗到一些无医疗资格的小诊所去看病,对患者进行恐吓、敲诈,甚至抢夺财物,像张女士这样遭遇的人还有很多,医托的手段和危害层出不穷。
据此前报道,党女士去一家公司应聘主播一职,主要负责直播带货,而在签约之后公司以形象要求为由带其到某整形机构进行整形,价格5万元,要求党女士办理分期贷款,在公司答应还款之后,党女士同意了这个要求。没想到此后公司单方面解约,不再负责还款,整形机构也拒绝了她的退款要求,党女士苦不堪言。
整形机构称“我们这边掏的” 律师建议对相关人员以诈骗定性
8月5日下午,该家整形机构工作人员告诉正观新闻记者,耳软骨隆鼻项目价格不等,少则几千元,多则一两万,而当记者就“医托”返利事情进行询问时,该名工作人员先是表示“我们这边掏的”,随后说“和你有什么关系”,然后挂掉了电话。
正观新闻记者查询该机构在某平台的报价,发现软骨隆鼻项目价格最高为19800元。
“医托”行为以及相关报道层出不穷,从之前的经常趁病人在医院候诊时装作曾经看病的患者,在病人去医院途中拦截病人及家属,以其能够找更权威的专家为病人看病为诱饵,诱骗病人及家属随他们去三无小门诊就诊等行骗方法,到如今在网上发帖编造自己去某某医院做手术,效果很满意的故事,“医托”行骗的手段千变万化,如何避免成为行业难题。
河南良承律师事务所杨涛律师表示,医托的行为往往虚构夸大事实,以不真实的方式为整形医院揽取患者,在取得患者的信任后就溜之大吉不负责任,但是事实上整形医院的水平参差不齐,从整形医院雇佣医托来揽取患者的行为看,后续的整形诊疗过程往往不负责任,导致出现各种各样的医患纠纷,后续的维权又困难重重。
杨涛告诉记者,“医托”的行为是对受害人民事权利的侵害,无论是属于合同欺诈还是民事侵权,受害人都有权要求赔偿损失,要回自己被骗的钱财是受害人的基本权利,施害人(医托)在骗得钱财后,往往会迅速转移、藏匿财产,本人也可能躲藏起来,所以,受害人一旦发现被骗,应当及时采取行动,除了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并配合公安机关的侦查,自己还应当积极进行合法的自力救济,收集证据,尽快找到施害人,防止其转移、藏匿财产,这样才能最快、最多地追回钱财,挽回损失。
而对于医疗机构和“医托”个人的违规行为,根据《中华人民共和国执业医师法》规定,医师不得利用职务之便,索取、非法收受患者财物或者牟取其他不正当利益。《医疗机构管理条例》第二十五条规定,医疗机构执业,必须遵守有关法律、法规和医疗技术规范。众多案例显示,对涉事医院要么通报了之,要么罚款了事,严重一点的则是扣减等级分,停业整顿或者吊销营业执照。能不能对利益链中医疗机构的从业人员以诈骗定性,继而进行法律后果的追溯,关系到医托诈骗现象的治理前景。
除此之外,杨涛建议受害人向卫健委投诉,雇佣医托的那家医院很可能有正规执照,因此不能说他们非法行医,但是他们的收费明显过高,凭借这一点可以讨要回部分或全部费用。
0 条评论
相关爆料
免责声明:本网站部分内容由用户自行上传,不
代表本网站观点,如发现侵权行为或权利人发现存在
误传其作品情形,请及时与本站联系
联系邮箱:wuyuchenai@foxmail.com